欢迎访问伟德国际1946bv官网! 正在浏览:0

BETVLCTOR伟德新闻

十四载思政路 一颗心育人才 ——记思政课教师罗燕

2025-10-13  ————

编者按:在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征程中,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既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又在思政课堂上守初心,以行动诠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罗燕便是其中之一。她深耕思政十四载,在学生工作与课堂教学的双重赛道上,用创新与担当照亮青年前行之路。

从辅导员到思政课教师

2006年,刚毕业的罗燕选择留校,踏上辅导员岗位,自此与思政教育结下不解之缘。十四,她的身影遍布学生宿舍、实践基地与思政课堂,从学业困惑到人生选择,从情绪疏导到理想指引,坚持与学生同成长,融入大学生的生活。



罗燕深知,思政工作绝非仅凭热情与爱心就能做好“学生工作是思政教育的‘沃土’,而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让思政之花开得鲜艳教师只有把学生思政工作和思政课教学密切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大学生的心坎里。为了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入脑入心,她主动请缨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伟德国际1946bv官网博士研究生。这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敬畏与对学生的负责,让她在思政课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压力之下显担当

当接到参加陕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比赛的通知时,罗燕的内心既忐忑又坚定。“既然接下任务,就必须做到最好。”罗燕毅然扛起责任



白天,她照常处理学生事务,小到宿舍矛盾调解,大到毕业生就业指导,一件不落;夜晚,办公室的灯成了校园里的“常明灯”,她逐字逐句打磨教案,反复修改课件。遇到困惑时,她带着笔记本主动向思政课教学标兵”“能手请教从教学逻辑梳理到语言表达优化,哪怕是一个案例的选取、一个提问的设计,都要反复求教、多次打磨。那些日夜备战的日子,虽然疲惫,但她心中始终燃烧着对思政的热忱,这股力量支撑着她一路前行。

在一次次试错与调整中,她逐渐摸索出“问题+探索教学方式,用“辩论+案例”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思辨中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当看到学生主动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分析文化现象,在实践报告中写下“终于读懂了中国道路的选择时,罗燕真切感受到思政课堂的魅力就在于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来坚定学生的信仰

“众人拾柴”火焰高

“思政课从来不是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团队的‘协奏曲’。” 作为学生工作副书记,罗燕深谙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备赛之初,课程框架搭建、素材收集、环节设计等难题接踵而至,她迅速组建起一支由学生骨干组成的团队。



那段时间,团队成员常常在深夜的办公室相聚为了案例的选取,大家翻遍近三年的文化类报道;为了教学环节的衔接,反复模拟推演十几次;为了优化课件的呈现效果,设计团队熬夜调整版式、补充数据。马院领导多次组织磨课,从校内外邀请一大批名师大家提出系统优化建议。正是这份“众人拾柴”的协作精神,让团队在一次次打磨中突破瓶颈。比赛时,课程不仅呈现出扎实的理论功底,更充满了贴近学生的鲜活气息这背后,是罗燕的全力以赴,更是团队的育人合力。

从“特等奖”到新起点

当团队获得陕西省思政课“大练兵”特等奖的消息传来时,罗燕没有沉浸在喜悦中,反而更加清醒她深知,思政教育永远需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把比赛中的经验转化为日常教学的动力,才能让思政课始终保持生命力。

回到学校后,她将比赛中的经验与感悟融入日常教学和学生工作中,推动思政教育全方位发展。在教学中,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引入更多前沿理论和实践案例,让学生始终保持对思政课的浓厚兴趣;在学生工作中,注重将思政教育贯穿始终,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将思政理论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在思政教育的路上,我始终是‘追梦者’。”罗燕说,未来她仍会带着这份初心,在学生工作与思政课堂的赛道上继续前行用坚守诠释使命,用创新点亮课堂,用爱心陪伴成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懈奋斗。伟德国际1946bv官网 文/李雪莹、刘晓勇 图/罗燕 审核/赵智劳、刘晓勇


上一条:扎根宝鸡 丹心育人 ——记思政课教师罗玉兰

下一条:林兆扬老师作《劳动价值论的当代省思》学术报告

关闭